profile

領先數位週報 & 自媒體創業週報

【自媒體 #022】自媒體真的能打造被動收入嗎? - Part 3 廠商合作業配

Published 3 months ago • 1 min read

【自媒體 #022】自媒體真的能打造被動收入嗎? - Part 3 廠商合作業配

嗨~我是老K👨🏻‍💻

這封信是「自媒體被動收入系列」的第三集!這週剛好看到過去這篇一直沒寫完,就來分享一下!

寫到這個標題,突然發現把廠商合作業配歸類為「被動收入」,好像稍微有點牽強。

不過當我們擁有自己的團隊夥伴時,很多時候一個廠商合作案,從接洽到交付可能只有少量事項與自己相關。

所以可能更算是團隊化經營的「被動」,而不是真實的被動吧!

這封信就來簡單聊聊,我們團隊有經營哪些「廠商合作業配」的項目吧!


(先分享免費資源!)首次舉辦自媒體免費座談直播啦!快來報名!

本週 1/27(六) 晚上 20:00 - 22:00,我將首次舉辦「無簡報」形態的直播座談會。

準備了很豐富的開篇內容,期待大家報名參與!

(報名完全免費,而且我也想要每月都一直辦下去,希望有空XD!)

講座無回放,但之後會剪輯成精華片段,上傳到 Youtube & 短影音,讓大家快速吸收重點,期待你來現場參與。

這週也有很多新朋友,因為這場講座報名而收到這封自媒體創業週報!

歡迎你們~這份週報會分享我各種自媒體創業的經驗

阿如果經驗用完了,我還會去實驗跟學習新的經驗,希望持續分享能對你有一些幫助與改變!

也隨時歡迎回信鼓勵我或許願點餐哦! 💪🏻


👀 最初我們的廠商合作取向:只接長遠,不接短期

回到正題。

其實最一開始,領先時代團隊就不是一個很常接業配 or 廣告案的團隊。

大多數的時間我們都在打磨自己品牌的產品,也比較沒有放心力在營運流量,而更多的是在營運信任與名單。

(廠商大多還是看粉絲數、看流量的)

而當有數位工具的廠商找上門,希望我們幫他們評測任何的 3C or 軟體工具時,我們一律的談判取向都是:

「我們希望能有長遠的聯盟行銷,也就是我們幫你賣出轉單、你分潤給我們。」

所以在報價上,大部份我們報的方案都會是:

  1. 單次業配費用:報一個較高的價格,感覺廠商不太會接受的那種
  2. 單次撰文費 + 後續聯盟行銷:報一個非常划算的價格,但條件是後續要給我們轉單分潤

用一種錨定價格的方式,讓廠商更偏向於長期分潤給我們。

然後在報價項目上,我們提供的方案大多數都是這樣的

(價格比較私密就先不提供,給大家參考個報價框架)


❓ 我們會提供哪些資訊給廠商做為合作參考?

而我們自己在報價時會提供的 Saleskit 頁面資訊會有:

  1. 領先時代自媒體品牌簡介
  2. 網站主要經營領域、IG 社群受眾輪廓介紹
  3. 為什麼是我們?相關經歷與成績? → 網站月流量、社群粉絲數、過往網站 SEO 文章排名
  4. 電子報訂閱人數、開信率等
  5. 評測方案與價格

👀 跟廠商接洽前,我們還會做的額外準備

其實我們在與廠商真實接洽、首次報價之前,我們就會超用心的做好關鍵字調查與大綱分析,直接提供給廠商做為後續合作的方式參考(如下圖)。

畢竟我們團隊是最擅長在「網站 SEO」這塊,幫廠商做一個長期曝光與創造穩定流量。

所以大多數情況下,我們都會把電子報 & IG社群做為附加方案,來整合報價。


合作了一年之後,我們漸漸發現了一個事實,那就是:

會主動找上門的評測廠商,通常都是品牌尚未有很大聲量的廠商。

因此如果撰寫的是直球的「品牌名 + 評測」的關鍵字,幾乎不會有流量。

而我們又不可能針對單次業配,去規劃完整的主要&長尾關鍵字文章佈局,成本過高、廠商我想也不會答應。

沒流量的情況下,就會完全沒有後續收益。

那我們又用很低的價格接這些撰文案件,後續聯盟分潤幾乎等於沒有,非常吃虧。(踩坑啦~~)


💸 從公司財務狀況發現的盲點:把所有資源投入在長期佈局,完全沒考慮短期&風險

跟著前期接案的發現,後來剛好在 2023 年年初,我找了慢活夫妻當我的公司與個人財務顧問。

還記得那時我把全部的公司與個人收入狀況攤開來、跟他們一個一個對過之後,他們給了我一個方向的建議:

「不要總是太過於想著長期累積的投入,公司的短期收入還是要顧阿!」

「沒人能保障長期的 SEO 撰文不會突然演算法改變就沒了,那你把全部的資源都投入在這上面,就完全沒有反脆弱能力了。」

聽到這句話,我才發現:

對欸!我一直很熱衷於宣導做自媒體要做長期、有累積的投入,但這樣的信念,卻很容易讓我忽略了短期的收入&風險問題。

說到這邊,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以我現在此刻回頭看,自媒體剛起步,在收入規劃方面一定要注意的兩個重點:

  1. 優先追求單次高收入:跟幾位朋友聊過後,發現自媒體最初期的突破口絕對不會是開一個爆紅的產品,不管是前期成本還是風險都非常高。最好也最容易有的初期收入,就是針對「非常需要你提供協助的人」,提供一個「非常精準且被需要的解決方案」,讓你能「收取足夠高的費用」。單次高收入,能讓你先顧好生活、也讓自己能有一些成本能去佈局長遠。
  2. 佈局追求長期、穩定:自媒體、自雇者們最怕的就是收入波動過大的不安定感,只要內心處於焦慮狀態,就很難靜下心來研究與創作。所以長期來說,絕對不能讓自己或品牌處於接案一個月一個月來的狀態。長期、穩定的商業模式、產品設計與收入來源,是十分必要的!(比如前面兩篇提到的聯盟行銷、線上產品,都是這類型長期穩定的收入。)

⭐ 現在的調整方向:少量接合適的單次業務,完善後續交付流程與團隊分工

2024 年之後,我們的團隊相比 2022 年剛成立時,雖然人都一樣,但職責大不同。

目前我們自己也是每月計劃開發少量的數位工具評測客戶,並把後續的內容評測與交付流程都一一釐清、重整。

也想跟大家更延伸分享,我們整個團隊架構的演進過程

領先時代團隊夥伴們是怎麼集結在一塊的?

2022 年剛成立團隊,招募了三位夥伴,大家的職位都一模一樣,那就是「網站文章編輯」

那時候的我其實就是忙碌《Notion 實戰課程》的課後服務與後續線上訓練營就忙不過來,所以網站商業模式這塊完全無暇顧及。

所以希望招募一些網站編輯夥伴、由我們團隊內來培訓,讓大家接受這塊「數位工具評測」的業務。

一直這樣執行到 2023 年,我才發現 2022 一年以來,我落掉了好多團隊經營的任務。

很常讓團隊處於「放團隊沒人領導」的狀態,身為老闆&創辦人的我自己忙得焦頭爛額,根本沒腦袋去管理團隊。

所以我就開始嘗試改變,制訂了「領先時代數位團隊」的新專案嘗試,包括「打造講座產品」、「拓展接案業務」等。

2023 本身的人員組織結構也調整了好多次、碰壁了好多次,真的覺得這又是一條不容易需要重新學習的路。

直到現在 2024 年,基本上我們團隊成員的職責都越來越清晰,四人團隊分別有以下角色

  1. 網站總編輯&管理人:負責管理領先時代網站的網站文章,做規劃、分配、審稿、定期更新、優化排名等工作。
  2. 廠商接洽經理人:負責管理所有領先時代的合作夥伴、廠商,主動開發新的合作案件。
  3. 內容企劃與影音行銷:2024 新嘗試,負責企劃每月的影音直播內容,並且規劃後續影音再製。
  4. 課程產品 & 內容產出者:就是我。畢竟還是定位為講師形自媒體,所以大多數的內容還是從我這邊出發為主。

你會發現:「疑?阿你們沒有網站編輯與寫手嗎?那數位工具的評測文章誰寫?」

其實以上所有職位目前都是專案制、不然就是分潤制。

在我自己目標是「一人公司」的情況下,很多時候我寧願把所有工作內容都拆成專案、分潤,也比較不會去把組織結構塑造成有很多正職的狀態。

(雖然有時候多個專案 + 分潤,收益可能會遠超過正職員工的月薪,但就心思與精力上,專案制的好處還是有的。)

所以其實我們網站文章,依舊是按照單篇文章的專案制,讓夥伴們在每月有時間時撰寫。

不過確實, 2024 開始我們業務變多,相對的大家時間都變少,本月來看好像網站文章會需要尋找新的夥伴來培訓了!

(要趕快把手邊事情忙完,來公開網站編輯的招募資訊了!)


👀 結語:其實自媒體,就是一條持續優化修正的路

不管是收入模式、團隊營運、個人專業養成,都需要嘗試後修正、修正後再嘗試。

就連我這封週報寫著寫著,都突然思考起:

  • 是不是我們團隊在 2024 年方向還不夠精準?
  • 目前的團隊夥伴分工與業務模式,是不是還需要調整?
  • 團隊業務越來越多,我是不是該捨棄、還是要增加人員擴張?

但你千完別等到都沒有任何問題了,才打算行動出發。

因為...你根本等不到那一天 🤣

我們永遠不會等到準備好的那一天,所以現在手上有什麼武器、裝備、看見什麼機會,就抓緊上路奮戰吧!

只要保持持續前進、不斷優化,其實根本不用害怕與擔憂太多,就會逐漸越來越好的!

記得:不斷堅持行動,才是能做好自媒體的重點!


“願我們都在不斷行動、反思、優化的狀態下,持續進步!”

—— 老K👨🏻‍💻


📌 學習更多「自媒體創業經營技巧」

歡迎參考老K主講的《自媒體創業講座:從零開始的網站經營策略守則》

  • 看到領先時代團隊三年的完整商業模式,還有內容創作飛輪的規劃。
  • 聽老K無保留分享所有商業模式,如何靠聯盟行銷打造被動收入商模,並成立團隊擴大規模,還有未來規劃。
  • 報名還送《網站經營入門實戰影片課》,包含獨家主機商優惠、完整架站教學、SEO 撰文技巧,讓你無痛開始架站做自媒體。

領先數位週報 & 自媒體創業週報

by 領先時代團隊 x 創辦人老K

分享數位工具、自媒體創業經驗,以及團隊每月的成長、發生的各種故事。

Read more from 領先數位週報 & 自媒體創業週報

嗨~我是蘿卡。 最近天氣逐漸轉熱了,大家是不是開始規劃夏天的旅遊計畫啦? 我自己正在猶豫下個月小出遊要去花蓮還是嘉義玩,如果大家有推薦的景點行程,歡迎分享給我!(推薦吃的更好XD) 💭 小故事:找回你的自我評價系統 最近的教練對話中遇到一位客戶,他跟我說:「蘿卡,你的小宇宙感覺是很有秩序的、一切都很順利,但我的感覺是很混亂的」 我聽到這裡,突然感覺他對我的誤會很深(笑),所以我分享了我最近混亂的故事給他聽。 我說:「我其實是一個自我要求蠻高的人,而且很在意外人的評價。當沒有人跟我說說:『妳做得很棒』時,我就會預設我是做的不好。當有人跟我說我做的不好時,我就會毫不懷疑的照單全收」 我最近剛回到正職工作,剛入職那幾天,因為不適應新的工作內容,我腦中超多覺得自己不夠好的聲音的。持續兩三天後,我突然意識到,除了我自己,其實這段期間沒有人對我說批判的話,我的主管、伴侶、朋友其實都很支持我,只有我無法好好評價我自己。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、很在意他人評價的人呢?是的話歡迎回信「一起找回自我評價系統!」,讓我知道我不孤單~...

2 days ago • 1 min read

【自媒體 #029】最近很紅的 Skool ,該經營嗎? 嗨~我是老K👨🏻💻 最近身邊蠻多人在討論 Skool 這個新平台的,也因為有幾位 KOL 很用力的在推廣(推坑)大家去經營 Skool ,因此我有默默看見身邊蠻多自媒體人開始 FOMO。 這篇想簡單分享一下以我的觀察,私有社群的幾個經營技巧 & Skool 這平台本身的特性,再來跟你分享「我覺得該不該經營 Skool、該何時與怎麼投入經營」。 文末有免費資源給大家,記得看到最後。 💭 先來聊聊私有社群 & Skool 的特性與比較 其實在 Skool 出現之前,很多私有社群就已經是部份自媒體人會經營的了,比如: Discord 課程社群、會員社群 Instagram 廣播專區、社交專區 Line 社群 Facebook 社團 Circle 平台(台灣比較少人用) 所以我看到 Skool 突然走紅、還有一堆人突然開始經營起私有群,第一個腦中的疑惑就是:「為什麼大家以前看到這些私有社群平台不會想做,但看到 Skool 卻覺得可以做了呢?」 這就要講回 Skool 的幾個特色與特性:...

7 days ago • 1 min read

嗨~我是 Yuria 🌶️ 每次在撰寫電子報前,我都會習慣性去回顧過去一個月的領先週報內容!看看團隊的大家這一個月都發生了什麼事,有了哪一些生活的體悟。 原本想用「地震」當開頭,後來發現我上個月的開頭也是地震 XD(看來我真的很害怕地震,可能也剛好我要寫電子報的前幾天都發生地震?!!) 現在真的有很嚴重的地震 PTSD 🥲 尤其每次在重要會議前更嚴重,因為我會很害怕如果等等會議到一半地震怎麼辦…好險都沒遇到,所以我也很好奇,如果你在重要會議時遇到地震你會怎麼做? 不影響,繼續開會 先暫停一下下,跟對方說,等地震過後繼續開 邊開邊躲起來(?! 其他… 想要聽聽你的方法會是什麼!或是你真的有在開會時遇到地震,也可以回信跟我分享~給我一點應變措施跟能力 🥺 By 真的怕死地震的Y 💭 小故事:因為記錄,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前一陣子,工作到一半打算休息時,看到了放在書桌旁的一本筆記本,於是我把它拿出來閱讀 📖 那是一本很特別的筆記本,因為我只有在特別痛苦或難過時,會使用它來書寫紀錄當下的心情,使用自由書寫的方式舒緩心情。 當我拿起這本筆記本,第一個念頭是 哇,我好久沒有寫這本!...

9 days ago • 1 min read
Share this post